|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消旋山莨菪碱及其片剂中托烷生物碱的鉴别 |
| 消旋山莨菪碱及其片剂中托烷生物碱的鉴别 |
|
|
作者: 转载自: 发布日期:2014-7-15
|
|
|
1.2 消旋山莨菪碱鉴别试验[2-5] 本品显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1.3 消旋山莨菪碱片鉴别试验[2-5]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消旋山莨菪碱10 mg),加乙醇5 mL,搅拌,滤过,取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发烟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干,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3滴,即显紫堇色。 2 分析与建议 2.1 颜色比较与确认 由上述各标准可以看出,消旋山莨菪碱原料药中托烷生物碱基团是按附录Ⅲ中托烷生物碱类的方法进行鉴别反应的;而消旋山莨菪碱片中托烷生物碱基团的鉴别试验则在正文中另有规定。经比较,这二种鉴别方法是一致的,但结果却不一致(前者显深紫色,后者显紫堇色),事实上鉴别的是同一种物质,因一直以来药典标准中均未列出对照(标准)色图对颜色系列与种类加以规定,笔者也未能对“深紫色”、“紫堇色”是否为同一种颜色作出客观、可靠的判断。经查询,除消旋山莨菪碱片以外,现有药品标准中所有的托烷生物碱类药物的托烷生物碱基团均标明按附录Ⅲ的方法进行鉴别(即:默认最终生成物的颜色为紫堇色);经调查,检验人员对“深紫色”的把握是一致的,而对“紫堇色”的把握则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看法。建议标准修订有关部门不管这两种颜色一致与否,都应该对颜色进行确认并及时进行修订,使消旋山莨菪碱及其片剂中托烷生物碱基团鉴别试验的结果颜色正确统一起来。 2.2 操作步骤的简化性 比较上述鉴别反应可以看出,除了必要的前处理外,试验操作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为“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小粒”、后者为“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3滴”,这一操作步骤是一致的,但在实验工作中,前者的操作却比后者简便、经济。因为前者是“按需使用”,即所需试剂用多少则加多少,没有造成浪费;而后者表面看来更简便、更节省,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如果按药典附录的方法进行配制、贮存与使用(同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溯源),其用量约为该鉴别用量的1000倍(药典要求以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 mol/L)代替,由于该滴定液极不常用,并需临用前滴定,故一般不预先配制,为使用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应参考其他试液进行配制,即:称取氢氧化钾3.5 g,加无醛乙醇溶解并稀释成100 mL),而且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很快发生变化(乙醇易挥发,氢氧化钾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钾),故需临用新制。所以,相对来说,后者造成一定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损失,应予以改进。 2.3 修改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保持品种标准与共性标准一致性,应对消旋山莨菪碱片中托烷生物碱基团的鉴别试验修改为“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消旋山莨菪碱10 mg),加乙醇5 mL,搅拌,滤过,取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显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反应(附录Ⅲ)”,从而消除了歧义。 3 讨论 尽管消旋山莨菪碱片中托烷生物碱基团的鉴别试验一直存在上述不一致之处,但历版药典均未参照附录Ⅲ对此作出修订,表明了标准制订、复核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对药品标准的提高加大了投入力度,这部分投入主要是用于中药品种或检查、含量测定项目,鉴别项目标准提高则投入极少,或者办进行形式审查,导致许多西药品种的鉴别项目没有得到严密的确证。为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国药典的权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性,体现其严谨性、科学性,标准修订有关部门应从客观、真实的角度出发,及早对此进行确认并修订或勘误。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编.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747-748. [2]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附录13,777-77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22,752-753. [4]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20,640-641. [5]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20,866-867 |
|
|
 |
请点击左侧客服图标进行咨询。或者通过下列方式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