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包括提取过程和净化过程。对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磺胺类残留分析,常用的提取溶剂包括:单一溶剂提取,如丙酮、甲醇、乙腈、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混合溶剂提取,如二氯甲烷丙酮、三氯甲烷丙酮、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醇、乙腈氯仿、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一丙酮等;酸、碱、缓冲溶液提取,如盐酸溶液、三氯乙酸盐酸、磷酸缓冲溶液、EDTA缓冲溶液;酸或缓冲溶液加溶剂,如0.2%偏磷酸-甲醇、盐酸甲醇、乙酸丙酮、三氯甲烷乙酸。常用的提取方式包括旋涡提取、超声提取、加速溶剂提取等。
液液萃取是磺胺药净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将萃取液用正己烷萃取除去脂肪后蒸干,加入稀酸溶液溶解残渣,调节pH值,用非极性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萃取,然后进行测定。该方法可以用于许多样品中多种磺胺残留的净化。蔡增轩等将猪肉等样品经匀质,乙腈提取并沉淀蛋白质,正己烷去除脂肪,乙酸乙酯液液萃取等处理,23种磺胺类物质的回收率均在60%~120%。余永新等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在l0 min内快速分离和测定牛奶中2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匀浆、超声、乙腈重复提取、氮吹浓缩,流动相溶解,饱和正己烷脱脂后测定,方法回收率为61%~11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
固相萃取是近年来兽药残留检测最常用的富集净化手段。基于反相、正相和离子交换原理的固相萃取技术均已用于磺胺测定。反相固相萃取小柱C18等常被用于复杂基质中磺胺的检测。李俊锁等研究了Sep-Pak碱性氧化铝SPE柱用于鸡肝组织中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氧吡嗪、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甲嗯唑、磺胺-2,6-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喹噁啉7种磺胺类药物的净化。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和碱性氧化铝柱固相萃取净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净化效果显著。7种磺胺类药物的回收率为68.8%~100.0,定量限低于0.05mg/kg。董丹等利用硅胶柱净化了鸡蛋提取液中的17种磺胺药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由于磺胺类物质含有氨慕,可利用阳离子交换小柱进行选择性吸附和洗脱。此外,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小柱MCX也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的测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技术是由Barker等在198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适于固态和半固态样品提取的前处理技术。其基本操作是将样品(固态或液态)直接与适量反相键合硅胶一起混合研磨,使样品均匀分散于固定相颗粒的表面,制成半固态装柱,然后采用类似于SPE的操作进行洗脱。所用的填充料一般为C18或C8,样品和填充料按一定比例装填。其优点在于将组织匀浆、提取和净化在同一操作中完成,分析环节大为减少,简化了操作。有研究者必基质固相分散(MSPD)技术作为净化手段,建立了猪肌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将0.5 g肌肉组织与适量18填料混合、研磨,制成半固态装柱。磺胺类药物经二氯甲烷洗脱后直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0.1~0.5 mg/kg添加质量浓度范围内9种磺胺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0.6%±20.3%。检测限为0.0l~0.1 mg/kg。Kunihiro等使用中性氧化铝固相分散剂,同时测定鸡肉组织中6种磺胺类药物,用70%的乙醇洗脱,用乙酸-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平均回收率大于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