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物质采购网--北京精纯化远化工技术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进口大增或推动天然气价上涨 谁能借机而上
进口大增或推动天然气价上涨 谁能借机而上
作者:  转载自:  发布日期:2014-10-13

相关阅读

前5月进口天然气大增 或推动国内气价上涨
    今年初以来,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不断增加。由于进口天然气价格较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内居民和企业的用气成本。
    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另一方面,5月份国内天然气产量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1%,环比下降1.4%,尚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量。在这一巨大缺口下,5月份我国进口天然气约合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8.8%。
    今年前5个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6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但国内生产天然气457亿立方米,同比只增长7.3%。进口天然气则达163亿立方米,增幅42.8%。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认为:“从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增速明显快于国内产量,大量天然气需通过进口提供。由于我国目前天然气产量趋于稳定,而居高不下的刚性需求势必会推动进口天然气比重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状况。”
    能源经济专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口天然气的成本大致是国产天然气成本的2.5倍。随着进口天然气在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加居民的用气成本。”
    自从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以来,包括甘肃兰州、山东济南、安徽合肥、湖北武汉、山西太原等在内的不少地方先后调高了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格。
    根据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规划,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拟通过“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法,即模拟市场的办法,以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价格为基础,折算相应的天然气价格。虽然已经在广东和广西两地试点,但仍未在全国推行。
    林伯强预计,在天然气价格改革正式出台之前,发改委有可能对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价格进行一次上调。(每日经济新闻 杨柳晗)
    天然气迎来黄金时代
    上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三年一度世界天然气大会上,毫无一丝时下常见的节约经费之迹。
    作为本次天然气大会的东道主,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在吉隆坡标志性景观“双子塔”下支起了巨大的白色帐篷,以招待5000名来自世界各地天然气工业界的代表。这些代表囊括了几乎所有全球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总裁,上中下游产业链供应服务商,以及IEA、IHS等众多能源研究机构。
    主办方的招待显然没有辜负高规格的代表们。在开幕晚宴上,当上百名身着当地传统服饰的舞者,扭动腰肢,鱼贯进入开幕式晚宴现场,在数千名嘉宾中间跳起马来西亚著名的舞蹈“约吉南巴”时,大会的气氛被推向了第一个高潮。更不用提贯穿会议始终的双子塔盛大夜间灯光秀、丰盛的会议餐饮还有鸡尾酒会。
    不仅如此,会议附带的规模不大的天然气公司展会,也是精彩异常。中石油将中国的传统民俗画脸谱和捏糖人带到了展会现场;俄罗斯Novatek公司展台逼真地模拟了北极氛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则为观众提供视频高尔夫球以一试身手。当然,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展台,尤其是俄罗斯花样体操小运动员们和身着旗袍的高挑礼宾小姐。
    这一片奢华景象,足以让人完全忘却世界经济仍处于普遍低迷之中,并宣告唯有天然气行业在其中仍一枝独秀。
    尽管外界不会怀疑PETRONAS——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国有石油公司,是否有财力举办如此一场盛会。但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衰退,作为天然气主要消费区域的欧洲更是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次天然气大会是否只是用奢华为所谓的“天然气时代”镀了一层金色迷梦?
    这个问题在去年6月份就曾由国际能源署提出过。
    国际能源署当时发布了一份以疑问句作为标题的报告:“我们正在进入天然气的黄金时代?”报告指出,随着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始大量涌入市场,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天然气不仅能替代石油和煤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空气污染,也有助于增进全球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和能源安全。
    吉隆坡天然气大会上的与会人士们,无论是上游天然气生产公司,还是下游的电力、化工公司,都认为这早就不再是一个疑问,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已经真实降临。
    在会议真正的重头戏——近百场不同话题的专题讨论上,几乎所有发言者的演讲图表都将本国和本地区的天然气消费曲线,高高标在生产曲线之上,即使欧洲的天然气需求也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减少。
    天然气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就在亚洲。国际能源署署长范德霍芬女士在大会现场召开了“2012天然气市场中期报告”的发布会。报告指出到2017年,世界的天然气消费增速将为年均2.7%(之前预期是年均2.4%),达到39370亿立方米。
    至于中国,在接下来的5年内,天然气消费则将翻一番,并在2017年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天然气进口国。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周吉平也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从2000年到2011年期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已经从占国内能源消费结构2.4%上升到5%,消费量预计将在2030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
    周吉平同时表示,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常规天然气为32万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包括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的储量更是达到48万亿立方米,中国未来将更多依赖自身资源满足不断增加的天然气供应。
    亚太地区将更多地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由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绝大部分日本核电站已经暂停运营,日本2012年的LNG进口将在去年7850万吨基础上增加1000万吨。亚洲的一些传统LNG出口国,比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也已经开始反过来进口LNG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些新增的LNG需求,将更多由澳大利亚来实现供应——其正在兴建大量LNG出口设施,而东部非洲也将在2020年左右加入到LNG出口阵营中。
    至于北美地区,已经开始享受到大量天然气供应带来的优势。更便宜的天然气价格为美国的制造业和化工业提供了更多的竞争力。而低气价同时带动了燃气发电的成本下降,一些燃煤电厂逐渐被燃气电厂取代,这意味着更少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燃气电厂启动迅速的特点也可以破解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发电间歇性的瓶颈,二者联合发电将成为天然气下游应用的一个重要趋势。
    北美天然气现货定价机制也会逐渐动摇欧洲和亚洲的石油指数(Oil-Linkage)定价机制。俄罗斯天然气对欧洲的“价格垄断”,会被更多的LNG现货价格所侵蚀。
    但是在亚洲地区,由于天然气的需求增量远远大于北美可能的出口量,所以亚洲价格在近期依然会保持和石油价格的联系,换句话说,当北美天然气枢纽价格在2美元/mmbtu徘徊时,亚洲的LNG价格依然会在16美元/mmbtu以上。
    尽管天然气在全球各个地区发展并不平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天然气的使用会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洁净,会让我们减少对石油和煤炭的依赖,更会为我们建立起一座通向可再生能源社会的桥梁。
    马来西亚石油公司通过相当高调的方式,展示了他们对天然气的未来发展有着足够的信心,无论这种高调是否能唤起能源工业界和社会的共鸣,但看上去,天然气黄金时代的“问号”正在变成“感叹号”。    天然气价改试点将扩大调价利好中石油中石化
    继去年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在广东、广西两地试点,今年这一机制改革有望继续扩大。23日中石油股东大会上,董事长蒋洁敏受访表示,国家已经接受了中石油天然气价改进一步扩大到其他省份的思路,凡是具备价格机制条件的新区域和新用户,都要按新机制执行,不过为平稳市场,可能出台过渡性天然气价格和机制。业内称,作为天然气生产企业的中石油、中石化将有望受益。
    天然气行业近来迎来市场利好。继广东、广西2011年12月27日天然气价格采用新机制定价后,近期有多个城市上调了天然气价格。利好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两大集团。
    价改后,广东天然气门站售价2.74元/立方米,广西门站售价2.57元/立方米,而国内其他地区天然气门站价格仍维持在1.8元/立方米到2.3元/立方米之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自4月25日起,民用气价由每立方米1 .95元调至2 .40元,增幅23%。银川市、吴忠市每立方米气价由1.40元调为1.63元,涨幅16.43%。
    目前,我国在天然气领域的进口依存度达到25%,单纯靠国内计划体制下的定价已经很困难。分析人士称,鉴于广东和广西的定价采用了比较市场化的净回值法,并且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调高气价,因此预测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未来向全国范围推广将是大势所趋。
    “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将在新区域推广,这一思路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同意,”蒋洁敏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在新的领域、新的区域和新的用户,凡是具备价格机制条件的,都要按新的机制执行。
    蒋洁敏表示,虽然国家已接受中石油关于天然气价改进一步扩大到其他省份的思路,但如按照新机制一步到位,价格调整幅度仍很大,下游企业和用户短期内难以消化接受,因此可能会推出过渡性机制和价格,给公众以适应和调整的时间。
    业内预测,拟引入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进口管道天然气的福建省可望纳入新试点。目前中石油输往深圳的天然气已执行新的价格机制。长春燃气:天然气业务步入高速增长期
    公司业务重心转向天然气。2009年以来,公司将业务重心逐步转向天然气业务,并于2011年收购长春天然气20%股权,开启长春地区燃气市场的整合进程。受人工煤气业务拖累,公司燃气业务明显弱于同处长春地区的长天公司。但我们认为公司天然气业务将逐步展现其强于长天公司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万事俱备,天然气业务迎来量价齐升。吉林地区天然气产量逐步增长和输气管网建设的完善,为公司天然气业务发展奠定气源供应保障。我们判断公司天然气需求爆发将在2013年出现,主城区臵换需求和商业用户更新需求、长新区工业用户新增需求和净月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新增需求是公司天然气用气增长的主要动力。从用气结构上看,工商业用气量增长迅速,非居民用气量占比将快速提升,天然气平均价格提高。我们预计公司未来4年天然气供气量复合增速超过60%。
    燃气提价预期强烈,业绩对燃气价格敏感性高。公司燃气提价预期强烈,我们预计公司人工燃气、民用天然气价格将在2012年内大幅上调。公司业绩对燃气价格敏感性较高,经测算,公司燃气价格(平均价格)每上调20%或0.4元,2012年EPS随之提升0.15元。
    给予公司“推荐”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分别达到0.28、0.41、0.51元。公司天然气供气量未来4年增速超过60%,且价格上调预期强烈,天然气业务爆发期自2013年起,我们认为给予2013年20倍市盈率较为合适,目标股价8.20元,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华泰证券:给予深圳燃气“推荐”评级
    2011年公司天然气供气量达到8.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预计未来5年,深圳地区在天然气消费量进入高速增长期,复合增速高达45%以上。工业、电厂用气需求将是推动该地区用气量增长的主要动力;车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将是用气量增长超预期的主要驱动因素。
    随着西二线供气逐步替代现货气,西二线供气量、门站价格、电厂管输价格对公司业绩影响显著。西二线供气量超预期或电厂管输价格高于预期将是公司2012年业绩超出预期的主要因素。
    华泰证券首次给予公司“推荐”评级,并预计2012-2014年公司EPS分别为0.32元、0.47元和0.62元。
    考虑到公司天然气业务成长性极佳,未来3年盈利复合增速40%,华泰证券认为给予公司2013年20-25倍市盈率较为合适,对应股价为9.2-11.86元。
    陕天然气:省内长输管网布局完成
    公司是陕西省内唯一的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商。预计未来2年内,随着靖西三线和关中、陕南支线的投运,现有和在建长输管网将全面覆盖陕西全境,在省内形成互联互通的完整网络系统。
    公司在气源保障上具有所在地天然气储量丰富、地理位臵处全国管网核心区域、政府股东背景增添谈判话语权的三重优势。同时公司正着力拓展渭南煤层气、川气、延长石油等新气源,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气源保障。
    2011年末,陕西政府组建燃气集团,并将公司控股权转让至燃气集团,意在打造天然气上中下游全业务的大型能源集团。公司手握天然气业务链上核心的长输管网资源,在燃气集团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也为公司未来发展展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公司利润来源来自管输费用。我们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未来销气量增速将达到 18%,营收也将同步增长。同时管输价格对公司盈利影响极大,管输价格上调 0.02 元,将增厚 EPS 0.12元。未来两年公司处于资本投入期,固定资产折旧和财务费用将制约 EPS 增长。
    公司的投资价值在于长输管道的资源属性和未来燃气集团构建带来的成长空间。同时随着多条管网投产,省内长输管网运营成本已大幅变化,公司亦在积极申请调价,根据我们的测算,管输价上调 0.02元,则公司 EPS 增厚 0.12 元,公司业绩对管输价格弹性较高,因而我们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中国石化:原油下滑缓解炼油成本压力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缓解炼油成本压力:五月份,纽约轻质原油以及布伦特原油纷纷遭受重创,大幅下跌。布伦特DTD现货价格也从4月末的118.5美元跌至目前的99.9美元,跌幅超过5%。截至6月8日22个工作日三地变化率为-9.5%,国家发改委决定自6月9日凌晨发改委将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汽油530元/吨柴油510元/吨,折合升价93#汽油0.38元/升,0#柴油0.43元/升。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我们下调了2012年全年BRENT现货原油均价至107.56美元/桶,公司炼油板块的亏损将从2011年的366亿元减少至177亿元。
    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或择机出台: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行以及CPI回落,政府今年将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做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我们预计年内正式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出台。可能的情况,一是成品油的调价间隔从目前的连续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天;二是将基本的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三是改变原来三地原油变化率选取的标准,从原来的迪拜、辛塔和布伦特改为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并调整每次调价的4%红线标准。我们预计年内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将出台,若最终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如市场预期的这样,将对炼油板块的盈利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2011年公司每股汽柴油产量为13.26吨,在所有炼油公司中是最高的,因而公司受益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弹性最大。
    天然气价格改革有望进一步推进:2011 年12月26日,政府在广东、广西两省开展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试点,将定价方法从“成本加成”改为“市场净回值”,选取上海(中心市场)作为计价基准点,中心市场的天然气价格暂按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权平均价格的90%测算,两者权重分别为60%和40%。按照2010年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进口价格,发改委确定广东和广西两省的最高门站价格分别为2.74 和2.57 元/立方米。上游勘探生产呈寡头垄断格局,基本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垄断。我们测算了公司天然气上涨的弹性,其中上涨0.458元/立方米为广东试点价减去目前西气东输二线政府指导基础上的广州门站价格。此情景下公司EPS将增加0.06元。
    维持增持-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2-2014年公司EPS分别为0.92元、0.94元、0.98元,按照2012年9倍PE估值,6个月目标价8.28元,维持增持-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新定价机制改革低于预期。
    中国石油:受益天然气价改弹性最大
    国际原油大幅下滑将拖累勘探生产板块业绩:五月份,纽约轻质原油以及布伦特原油纷纷遭受重创,大幅下跌。布伦特DTD现货价格也从4月末的118.5美元跌至目前的99.9美元,跌幅超过15%。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我们下调了2012年全年BRENT现货原油均价至107.56美元/桶。据我们的测算,当前原油价格假设条件下,原油价格每下调1美元/桶,将导致公司勘探生产板块的营业利润下滑大约52亿元,同时石油特别收益金也可以少交20亿元,合计将使得公司EBIT下降约32亿元。
    公司受益天然气价格改革弹性最大:2011 年12月26日,政府在广东、广西两省开展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试点,将定价方法从“成本加成”改为“市场净回值”,选取上海(中心市场)作为计价基准点,中心市场的天然气价格暂按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权平均价格的90%测算,两者权重分别为60%和40%。按照2010年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进口价格,发改委确定广东和广西两省的最高门站价格分别为2.74 和2.57 元/立方米。上游勘探生产呈寡头垄断格局,基本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垄断。其中中石油掌握了84%的国内天然气资源,价格上涨收益最大。我们测算了三家公司天然气上涨的弹性,其中上涨0.458元/立方米为广东试点价减去目前西气东输二线政府指导基础上的广州门站价格。此情景下中石油EPS增厚0.14元,中石化增加0.06元,中海油增加0.08元。
    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或择机出台:国家发改委决定自6月9日凌晨发改委将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汽油530元/吨柴油510元/吨,折合升价93#汽油0.38元/升,0#柴油0.43元/升。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行以及CPI回落,政府今年将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做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我们预计年内正式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出台。可能的情况,一是成品油的调价间隔从目前的连续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天;二是将基本的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三是改变原来三地原油变化率选取的标准,从原来的迪拜、辛塔和布伦特改为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并调整每次调价的4%红线标准。若最终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如市场预期的这样,将对炼油板块的盈利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维持增持-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2~2014年公司EPS分别为0.74元、0.75元、0.79元,按照2012年14倍PE估值,6个月目标价10.36元,维持增持-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新定价机制改革低于预期。

请点击左侧客服图标进行咨询。或者通过下列方式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购买帮助|送货方式|售后服务| 运单查询| 合作伙伴| 工作机会| 交流合作| 公司动态| 优惠活动| 访客留言
营业执照号:110105016638307|工信部域名备案号:京ICP备14014508号-1
© 2014 rmg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精纯化远化工技术研究院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