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种工业染料,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对此我国也明文禁止。但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还容许添加苏丹红I。EU对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粉中检出苏丹红,其检出苏丹红I的量为2.8-3500mg/kg。同时在一些其它食品中也检测到这种物质,如一些调味品中苏丹红I的含量达到0.7-170mg/kg。也有一些报道称,在辣椒粉中还可检测到苏丹红Ⅱ、Ⅲ和Ⅳ,如在辣椒粉和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IV的含量分别为230和380mg/kg,但辣椒粉中一般多以检出苏丹红I为主。英国食品标准局(TheFoodStandardAgency,FSA)就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可能含有苏丹红I的产品清单。截至2月24日,清单上的产品增加到了474种,包括香肠、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产品。
欧洲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theExpertCommitteeonFlavouringsoftheCouncilofEurope)的资料信息显示,欧洲每天红辣椒粉的人均消费量为50-500mg,而红辣椒粉中苏丹红I的检出量为2.8-3500mg/kg,从而推算欧洲人每天苏丹红I的人均可能摄入量为0.14-1750μg。而在法国向欧洲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人均每天辣椒(包括红辣椒和辣椒粉)的消费量和最大消费量分别为77和264mg,按辣椒粉中苏丹红I的检出量2.8-3500mg/kg进行推算,则欧洲人每天人均苏丹红I的摄入量为0.2-270μg,最大摄入量为0.7-924μg。
苏丹红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但在许多食品中天然存在一些胺类物质,如有研究报道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可检出0.6-30.9mg/kg的苯胺,在大白菜中可检出22mg/kg的苯胺,在胡萝卜中可检出30.9mg/kg的苯胺,并可在红茶和蒜汁的挥发性成分中检出。在胡萝卜中可检出7.2mg/kg的甲苯胺,在芹菜和甘蓝菜中检出1.1mg/kg的甲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