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物质采购网--北京精纯化远化工技术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中国生物医药繁荣的驱动力是什么?
中国生物医药繁荣的驱动力是什么?
作者:  转载自:  发布日期:2014-7-2

相关阅读

  与此同时,全球制药巨头默克公司(Merk)也宣布,在北京斥资15亿美元兴建一个研发中心,其投资规模将超过诺华公司(Novartis)的投资,诺华公司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建设研发中心投入了12亿美元。

  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优先扶持的七个行业之一,中国的生物制药部门表现活跃。这个一度主要专注于仿制药生产或为西方公司进行外包式研究的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受政府慷慨投资的刺激,再加上数千位在西方接受训练的中国医药专业人员的回归,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投身到了新药研发的工作中。许多外国制药公司也在积极拓展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

  然而,有专家指出,即便中国作为一个医药研究的新基地正在崛起,这个行业依然处于发展早期,成为世界级创新者的远大抱负也不太可能很快实现。“中国的创新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波士顿勒克斯研究公司(Lux Research)生物技术行业分析师于志豪(音译)谈到,该机构一直在跟踪中国医药业的创新动态。

  不过,“考虑到人们在(生物制药行业)已投入了数额庞大的资金,所以该行业的散乱状态最终会变得井然有序。” 萨拉·冯路(音译,Sarah Frew)谈到。冯路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Malvern)的制药公司TetraLogic Pharmaceuticals任商务发展经理,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前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微生物学教授施一公先生。冯路拥有沃顿商学院MBA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就中国的这一行业撰写过很多文章。

  冯路表示,面临“专利悬崖”(patent cliffs)的跨国制药公司,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

  沃顿商学院讲师和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家斯蒂芬·萨马特(Stephen M. Sammut)也预测了这一行业的前景:“我们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才能在中国看到这个行业开始呈现(美国等)其他地方现在的景象。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但能从过去30年的积累形成的发展势头中大获裨益,而且还能从其生物技术生态系统中获益良多,这个由一代人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是优秀经理人和商业导向型科学家开展研究的基础。虽然作为生物技术基础的科学没有国界,但想构建使这个行业顺利运作下去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体系则需要时间
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4006—303—505

业务咨询:010-51664661 ,010-51664662

传真:010-51664662转2

手机:18612482405 程果

邮箱:rmgbw@vip.163.com

QQ:1502601096,2034874604

网址:http://www.rmgbw.com

中国标准物质采购网--北京精纯化远化工技术研究院

请点击左侧客服图标进行咨询。或者通过下列方式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购买帮助|送货方式|售后服务| 运单查询| 合作伙伴| 工作机会| 交流合作| 公司动态| 优惠活动| 访客留言
营业执照号:110105016638307|工信部域名备案号:京ICP备14014508号-1
© 2014 rmg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精纯化远化工技术研究院
1 2 3 4 5 6